盐湖百事通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热点新闻、商旅生涯、投资理财、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3-04-08 16:20:01
苏晨(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
导读:
7月16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在北京举行。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在会上表示,新能源下半整景气度还将持续往上走,这里面不同的细分领域表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随着海外欧洲和美国需求的持续上行,光伏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超预期上行的趋势的情况下,光伏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利润率的获取会进一步的超预期。
苏晨称,下半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会逐月持续向上,且大概率会超预期,欧美新能源车下半年景气度也将出现持续向上的趋势。在下半年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出现向上拐点的过程中,锂电池的需求也会出现明确的向上的带动,锂电池包括锂电材料,整个产业链的需求都会出现比较明确的向上拐点。
以下为演讲全文:
第一个问题,新能源下半年应该怎么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储能、氢能最看好哪个领域。
首先我们认为新能源下半年整个的景气度还是会持续往上走,这里面不同的细分领域表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光伏,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全球的需求一直比较超预期。我们认为光伏的需求从去年到今年,包括到明年的很长一段时间,更多地取决于硅料的供给。硅料的供给成为短板之后,整个全球光伏的潜在需求,远远大于现在硅料能够支撑的组件带来的光伏需求。这样带来的机会就很显而易见了,硅料的价格会持续上升,带动整个产业,直到最终端的组件价格持续上升。
所以我们认为,随着海外欧洲和美国需求的持续上行,以及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超预期上行的趋势的情况下,光伏产业链整体的价格,包括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利润率的获取会进一步的超预期。所以我们认为,下半年光伏的整个产业链,景气度仍然是在非常高企的状态,里面也会非常很多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车领域,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带来一些物流上的影响,国内3月4月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而5月6月整个数据呈现超预期的恢复。尤其是6月的数据是比较超预期的修复。这也就证明了新能源车在整个消费市场渗透率在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潜在需求是远远超过我们当时的想象的。所以新能源车下半年国内的产销,7月8月开始往后会逐月持续向上,且大概率会超预期。
欧洲新能源车的发展,我们看到上半年的数据相对有一些疲软,我们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欧洲的芯片供给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所以更多的还是供给带来了需求端的压制。但是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逐月逐季供给端持续好转的过程中,欧洲的新能源车数据也会呈现持续向上的拐点。
美国新能源车的数据是持续超预期的,所以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全球新能源车向上趋势的确定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认为新能源车今年下半年的景气度将出现持续向上的趋势。
接下来就是锂电池,锂电池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目前锂电池的主要驱动仍然是电动汽车,所以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出现向上拐点的过程中,锂电池的需求也会出现明确的向上的带动,锂电池包括锂电材料,整个产业链的需求都会出现比较明确的向上拐点。
锂电池的下游,另一块的初始爆发的应用就是储能。我们认为储能市场从去年今年开始,欧洲海外的户储以及相关的大型化储能已经呈现初始爆发的状态,国内储能的招标也出现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向上爆发的趋势。所以随着锂电池,尤其是上游锂资源明后年产能的持续释放,储能的市场应用空间会越来越大,整个发展的速度也会越来越超预期。所以我们判断储能将带动锂电池未来三到五年,甚至五到十年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氢能领域我们跟踪观察下来,也是逐步从一个主题性的概念的板块,开始走向批量化应用,具备一定经济性趋势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氢能无论是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都将冒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第二个问题是下半年中国芯片的供需格局。我在这里转达一下我们研究所电子半导体的一些相关观点,首先在全球来看,我们认为芯片市场仍然趋于分化,结构性缺货现状短期难以改变。其中由于手机PC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持续低迷,导致消费类相关的芯片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车用、工业用及高速运算相关的芯片,供需持续紧张。特别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动芯片的需求呈现10倍以上的爆增。
比如目前单车半导体价值量在300美元左右,未来随着电动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搭载芯片量有望达到4000美元以上,超过10倍以上的提升。目前车用电力工具IGBT、车用MCU电源管理交期仍然很长,我们跟踪下来应该是超过了50周,高速运算类的逻辑CPU、AICPU也是如此。但整体我们认为,明后年随着消费类需求转弱,各大晶圆厂扩充产能的逐步释放,车用、工业用及高速运算这些强应用将逐步取代弱应用,成为驱动半导体成长的主要动力。
具体到我国,目前国内芯片厂商主要布局在消费类芯片领域,目前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快速渗透,自给率提升较快,供给充足。但在汽车、高速运算等中高端应用领域自给率还很低,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对汽车芯片需求迫切,国内芯片厂商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政府也给予了政策的支持,大基金以及资本市场给予半导体行业资金支持。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厂商开始涉足车用、高速运算等中高端领域的芯片,同时下游国产车厂商也开始极力配合国内国产芯片进行测试。所以我们非常看好未来几年中高端芯片领域的国产化替代。